《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35说:海水物语之四十五:老船故事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55 日期: 2023-10-20

老船故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许多人都应该知道的道理。

       老船是什么?

       那是1998年的春天,一次采访的间隙,由于对海上舟楫的好奇我走进了位于鸭绿江口的一处渔船修造点。说是修造点,其实是一个渔民自己修造木质渔船的岸边处,用渔民的行话建造木质渔船叫排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排造木质渔船的手艺还真称得上是世上的一种绝活。也正是那次与老船工的一番对话过后,我开始关注起了关于老木质渔船的前世今生。

       传说,我国在原始公社制未期的黄帝时代,就己发明了舟船,"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就是当时造船的明证。那时,造舟船是挖削树干而木己成舟。至商代我国造舟船更有明证,甲骨文中多次出现"舟"字,并有了"舟于河"的记载,到了西周金文中开始出现了"船"字。文字的发展,表明了我国从古至今舟船的发展进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海岸沙滩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已废弃了的破旧木质渔船。每当看到这些废弃了的老渔船,便会想起鸭绿江口那老船工的话:老渔船用的材质都是好木材,现今好木头越来越少,排木船还费工费料,所以老渔船越来越少了,都兴造铁壳船了。

        从老船工那还知道,百年以上的渔船叫古船,几十年的叫老船,如今几十年的老船已不多见了,人们还能见到的只有老船木了。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沧海的历练又赋予了舟船新的文化内涵。

       老船木,或古老,或斑驳,或沧桑,或残缺,或自然,或人文。

        老船木,舟辑的联想,沧海的意境;生命的联想,桑田的意境;用心观之,潮涨潮落,蓝色灵光,日月轮回,妙不可言。

        文化内涵,必然引发艺术灵感。

        不用去偷,也不用花钱。面对废弃的老船,渔民们说:“没用啦,横七竖八躺在岸上有碍观瞻!只要谁不闲重、费事,尽管拿去,我们省了心”。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世纪初,在福建沿海有人率先尝试用老船木制作了茶台,此一发而不可收,老船木”被开发出了老船木系列文化物件而登上了大雅之堂。过了几年,老船木被炒作成具有当代艺术范儿的时尚家具和当代装置艺术,极具中国元素的高大上文化产品风行时尚。

        真可谓世事难料,渔民眼中的废物成就了艺术家的灵感。因此老船木的“阶级成分”也忽然从贫下中农摇身一变为贵族豪门身价百倍!

        孰不知,海水经年浸透的老船木南北方尚有差别。北方多用红松和硬杂木,那多是伐于长白山脉,而后顺鸭绿江漂流而下至鸭绿江口运往各地。而南方多用红松和红木,那长约十数米,宽约一二米的超厚的高端整木,也可能是来自不发达国家大森林中的经历了几百年风雨才长成的参天大树。

图片

图:国家海洋博物馆陈列的现存最大的独木舟,长13.8米

        老船木,当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而风行过后,那些废弃的老船在较短的时间里相继从数千公里的海岸上逐渐消失了。

        老船木复活了,老船木的复活是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转换,是历史废弃资源再利用的重生。

        青岛民超生态园老板刘先生自小在胶州湾畔长大,人们都称他老刘,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对黄海和胶州湾知道的很多,还知道历史上胶州湾中存在的少海。如今已六十多岁了,他说:"小时候只知道渔船都是集体的,是生产大队的,是人民公社的,后来变成了个人的。"正是所有制的改变,使渔船的数量陡然增加,随之废弃的破旧老船也多了。

        老刘有时会独自徜徉海岸,在夕阳的余晖下,他时常看到有的老船朽烂的如一条大鱼的骨架,有的虽还完整却已伤痕斑驳,有的支离破碎却船头依然高昂似仰天长叹……

        这是一幅沧桑的画面,也许会令人触景生情而不禁黯然神伤。但老刘心里清楚,他看到的这些老船大多是人民公社时期建造的,当人民公社废除集体经济变成个体经济后,这些集体所有制的的老船由于每年必须要多次维修,因费用很大而又日渐老化的船难以出海时,便被人们废弃了。于是海潮把老船冲上了沙滩,而后搁浅甚至掩埋,任凭风吹雨打日晒而朽蚀斑驳。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刘结识了一位海洋作家,他们聊得很投机。一次他俩聊起了老船,老刘说在少海的一处海滩还残埋着一艘老船的骸骨,当即决定不日就把它挖拾回来。

        这是一艘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排造的老渔船,看到挖出来只剩有完整的渔船龙骨,老刘感叹地说:"看到眼前这一具骸骨,我好像能感到老渔船在叹息?!其实,这就是一堆老船木,但无法否认它是一艘老渔船的骸骨。老刘说得没错,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更是人民公社的骸骨。

        也许有人不信,当用斧头使劲砍那残缺的骸骨,那骸骨很硬会震得人手臂发麻。这时人才会相信,这骸骨真的是在大海中闯荡了几十年,历尽狂风恶浪考验的硬骨头呀!

        老刘把这具骸骨打磨加工后原样复原,还把它搬到了一处大房子里摆放了起来,加以其它书画烘衬,使其成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去处,并把这一去处称之为"海洋文苑"。这骸骨有了文化内涵,它告诉了人们这样的一个海洋文化特征:渔民劳作的场所是在海上,北方称出海,南方称讨海,若要捕鱼必须闯大海。若要闯大海,必须有大船。大船闯大海,必须靠群体。闯海欲远航,更要有同舟共济的团队,生死与共才能取则行远!

图片

图:青岛传统木船

        如今,由造船厂建造的铁壳渔船几乎完全取代了木质老渔船,人们再也难觅昔日那日出海上帆影连天的画面,再也听不到那夜幕岸边渔舟唱晚……

        尚存不多的老船木,见证了一段渔家的历史,书写了一部渔家文化,但这段历史和这部文化只是海洋历史沙滩上微不足道的碎片。

        老船木,当歆慕者、感慨者、拥有者各怀心境面对它时,有谁能去感悟“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深刻内涵?能否意识它是人类海洋文明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一块不朽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