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77说:故乡的辽东湾之九:你好——辽河口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621 日期: 2022-08-23

年逾古稀,再次站在辽河口岸,正因为离乡别井半个多世纪,真的是太久太久了,不由得让自己扪心自问:故乡是什么?

这是一个说来既简单得可笑,而又复杂得深奥的话题。说简单得可笑是因为你曾有过童年,童心无暇心可掬;说复杂得深奥是因为你已长大,笔老墨秀,四百岂惟知甲子,八千应复数春秋。

在我心目中,故乡是水的源,是树的根,是人的魂;是心灵的寄托,是家人的牵挂,是一种传承和慰籍,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精神财富特指,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辽河口就是一部河口湿地文化的百科全书。

显然,辽河口风情始于自然,而关乎人文,使其传承习俗,演绎风土人情,沉淀了文化,延续了历史。

今天的辽河口,其原始的生态与环境因人与社会而具有活力,变得更加精彩。因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已无数次证明:人类文明依赖两翼前行,一是科学,二是文学。亲近故乡的辽河口,我反省在追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背后,试与牛顿、爱因斯担比肩时,应该如何正本清源,以科学的认知和态度感悟脚下这片土地未来的生态发展,架构文化自信的尊严,重整混乱的文化河口,找回人性的初心,探究辽河口文化与文明的真相?!

我想对于辽河口的今天,我们应该选择社会教育最广泛和有效的途径与手段,普及自然河口和人文河口的生态科学知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的知识体系,以浅显的公共普及活动,宣传自然的辽河口,生态的辽河口,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辽河口湿地自身已体现出滨海海洋生态公园的意义,如果仅仅从生态旅游区角度认识和利用,必将降低其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

辽河口湿地地貌类型、生态类型、景观生态、生物物种等均具有独特的特征。依托生态学研究的支持,提高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加强对公众宣传保护湿地景观意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把辽河口湿地打造成一个拥有系统性科学意识的科普公园,对辽河口湿地研究、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都将具有现实与长远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意义。

辽河口湿地是一处天然的海洋科学公园,展现出极好的湿地生态、河口历史渔猎方式、原著民生态、海冰、自然潮沟、水塘、野生动植物等等景观。具有自然与环境生态的天然性,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滨海湿地的科学性,区域海洋文化的特殊性。

历史上辽河口原著居民同其它沿海地域的原著是一样的,都经历了由陆向海的渐近历程。因此,辽河口原著居民的居所和村落的形成,具有随河口由陆向海渐近过程,民居由简到繁和由临时性到安居而逐步近海的显著特点,这便是人文辽河口的肇始。

河口民居是辽河口区域海洋文化的重要承载体,蕴涵着丰富的辽河口湿地文化元素,是海洋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盐之利"是我们窥视靠海先民初始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缩影,是先民童年时代生命延续的轨迹。

中国汉字中“账、贿、贱、赎、赊、贵、贺、赢、赃、贪、责、赌、赠"等,字旁都从贝字,这是为什么?这显然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先人在汉字渊流中已把海洋的文化元素内涵了一条流淌的暗线。

因此,展示靠海先民的渔猎史是溯源寻本的源头,是从"筏、舟、船"到渔盐之利沉淀为文化传承的画卷,是人们亲近辽河口最为直观的途径。

故乡的辽河口,自然河口与人文河口共存共生,文史丰瞻。

我轻轻地打开辽河口的画卷,

亲切地问声:

你好辽河口。

我愿意以这种方式,向您致以一个文者的敬意:

你从远古的岁月走来,

如青衣少女款款而行,

穿越千百年沧桑时空,

如血性汉子浩荡山河,

远涉千山万水流不息。




文  李明春